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主要基于出血位置、病因和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根据血肿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硬膜外血肿通常由颅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硬膜下血肿多因脑表面静脉撕裂或桥静脉损伤所致。
1、硬膜外血肿的出血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常见于头部外伤后,尤其是颞部撞击伤。患者可能出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即受伤后短暂意识恢复,随后因血肿扩大再次昏迷。影像学检查如CT显示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血肿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如甘露醇降颅压、止血药物。
2、硬膜下血肿的出血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硬膜下血肿多由严重头部外伤引起,常伴有脑挫裂伤,患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症状隐匿,可能表现为头痛、认知障碍或肢体无力。影像学检查显示新月形高密度影急性或等低密度影慢性。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如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
3、两者的鉴别要点包括:硬膜外血肿通常不跨越颅缝,硬膜下血肿可跨越颅缝;硬膜外血肿多伴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不一定;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呈双凸形,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治疗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肿大小、颅内压升高程度、神经功能状态等。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应尽早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