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拔罐子起水泡通常是由于负压过大或皮肤敏感导致的局部组织液渗出,治疗上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并避免感染。拔罐时皮肤受到负压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若负压过大或皮肤较为脆弱,容易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泡。处理水泡时,首先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或挤压水泡,以免感染。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帮助预防感染并促进愈合。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头轻轻刺破,挤出液体后再涂抹药膏。对于皮肤敏感者,建议减少拔罐时间或选择较小的罐具,避免过度负压。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若水泡面积较大或伴有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拔罐后起水泡虽常见,但需正确处理,避免因感染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