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眩晕症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常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的环境在旋转或晃动,多伴头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以及预防诱因的管理,应根据病因针对性处理。
1、常见症状解析
眩晕的主要感受是旋转感,可能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周围性眩晕多由耳部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症状包括强烈旋转感、恶心呕吐,但通常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中枢性眩晕则源自脑部问题,如脑血管疾病,症状持续时间较久,可能伴有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若症状持续较长时间或伴严重表现,应尽快就医,通过影像检查如核磁共振MRI明确诊断原因。
2、确定病因的重要性
引发眩晕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包括:
外部因素:饮酒、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会增加眩晕发作风险,这些因素削弱了身体的前庭调节能力。
生理因素: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导致突然起身引起的短暂眩晕;更年期妇女因激素波动也易出现类似情况。
严重病理因素:耳石症、美尼尔病或脑干梗塞均可导致顽固性眩晕,其中耳石症较为常见,但治愈率高,美尼尔病则可能有听力下降,需要复杂治疗。
3、治疗方法详解
针对眩晕症,以下几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如倍他司汀能促进前庭代谢,改善眩晕症;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有助缓解急性眩晕感;必要时也可使用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
康复训练:特别是耳石症患者,可使用耳石复位手法进行调整;其他慢性眩晕患者可尝试前庭平衡训练,逐步恢复平衡功能。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规律作息,减少饮酒与高盐饮食,特别是对于美尼尔病患者有积极作用。
眩晕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长期未改善或诱因不明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定制合理的治疗方案。做好健康生活管理是预防眩晕症发作的关键,同时出现症状时积极应对,配合正规治疗,有助减轻症状,恢复身体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