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细胞癌的最新临床治疗现状
- 阴道透明细胞癌治疗现状
- 音哑"上火&a...
-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之一
- 保护环境 防治污染 攻克肺癌
- 走出癌症治疗误区----对症处...
- 关注社会新团体---癌症生存者...
- 不得不说的大肠癌!
- 关爱“剩女” 关注乳癌 改变生...
- 光动力治疗喉癌及保留其功能临床...
- 音哑"上火"?...
- 治疗肿瘤从体育锻炼开始吧!
- 值得关注的肿瘤转化性临床研究
- 揭秘慢性胰腺炎的“炎症-癌症链...
- 防癌抗癌,从“我”做起,从“口...
- “音乐乐吧”??减轻肿瘤患者焦...
- 对肥胖癌症患者给足药量好!
- 肿瘤临床营养治疗的六个热点话题
- 别了,乔布斯!警惕,胰腺癌!
- 说说乳腺肿瘤的“私房话”
- 2011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
- 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综合治疗策略
- 2011NCCN肾癌指南解读
- “化疗”那些事儿
- 基于生物分子特征的局晚非小细胞...
- 2011年第2版《NCCN乳腺...
- 颇费纠结的“癌症普查”!
- 微创介入技术成为肿瘤治疗新趋势...
-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之三
-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之二
-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OR淋巴结...
-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最新进展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
- 青年胃癌不容忽视!
- 胃癌诊疗最新进展
- 需要给力关注的儿童恶性肿瘤!
- 警惕!发现儿童肿瘤的早期信号!...
-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 从《非诚勿扰2》再谈皮肤“黑痣...
- 关注肾癌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 TACE联合微创消融治疗肝癌疗...
- 复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
-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最新进展(ES...
- 您了解世界上最风靡的10大预防...
- 影像导引经皮冷冻消融(氩氦刀)...
- 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治疗...
- 肿瘤综合治疗技术奇葩---影像...
- 影像引导经皮化学消融治疗肝肿瘤...
- 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的奇葩5--化...
- 您知道怎么进行肿瘤体检吗??最...
- 肿瘤微创治疗奇葩4---氩氦刀...
- 绝对不能忽视的淋巴瘤治疗远期毒...
- 值得期待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
- 高度关注结直肠癌分子流行病学的...
- 警惕!职业癌!
- 绝对不能忽视的“感染”??乙型...
- 肿瘤病人绝对不能忽视的“话疗”...
- 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的奇葩3--射...
- 影像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结合放射...
- 复发性直肠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
- 肿瘤微创治疗的一朵奇葩2---...
- 最新ESMO胃癌临床指南解析(...
- 复发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现状
- 胰腺癌临床诊疗现状
-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疗最新进展
- 非小细胞肺癌内科个体化治疗最新...
- 从《非诚勿扰2》谈皮肤“黑痣”...
- 新近研究显示早期姑息治疗联合标...
- 如何满足围化疗期肿瘤病人的营养...
- 如何改善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
-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最新进展浅议
- 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奇葩1----...
-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浅议
- 肝脏少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
- 现代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前...
- 临床Ⅰ期肾脏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小细胞癌的最新临床治疗现状
- 套细胞淋巴瘤最新进展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最新...
- PET/CT在淋巴瘤临床诊治新...
- 软织组肿瘤的综合治疗更新
- 肿瘤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
- 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新...
- 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功能值得关注!
- 胃癌临床实践最新更新
- 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原则及最新进...
- 胃癌的规范化治疗
- 警惕:结直肠癌“淋巴结隐匿性转...
- 乳腺癌免疫组化分类临床应用最新...
- 肿瘤化疗静脉炎防治
- 怀孕会让乳腺癌患者病情恶化吗?
- 得了乳腺癌莫忘内分泌治疗!
- “肿瘤”真的具有“遗传性”吗?
- 结直肠癌研究2009最新进展
- 最新研究:吸烟增加结直肠癌发病...
- 肿瘤患者过春节注意事项
- 确诊肿瘤的可靠检查手段
- 肿瘤病人食疗三原则
- 肿瘤患者营养误区浅析
- 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最新评价...
- 饮食防癌14项(世界癌症研究基...
- 肺癌普查肿瘤标志物那些最重要?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最...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评价:一线...
- 肿瘤患者饮食宜忌:能食刺激性食...
- 警惕:有癌变潜能的大肠息肉!
- 胃癌内科治疗评价浅议
- 结直肠癌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
- 复发性卵巢癌国内临床最新研究
- 卵巢癌治疗最新进展
- 宫颈癌循证治疗最新进展
-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治疗乳腺癌...
- 警惕!结直肠赘生物非息肉样者更...
- 癌前病变,值得关注
- 癌症患者补充维生素,合理吗?
- 影像引导微创诊疗术:疑似肺癌者...
- 上腔静脉综合症诊疗思路必备
-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疗思路必备
- KRAS基因状态对肿瘤临床的指...
- 癌症真的会传染吗?
- 癌会迅速扩散转移,为什么?
- 关于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于乳腺癌...
- 结直肠癌的治疗理念,随分子靶向...
-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放疗或化疗已成...
- 分子靶向治疗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
- 保持心理健康对肿瘤防治很重要!
- 肿瘤患者应当关注营养支持治疗
- 癌的发生是这样的
- 癌症的三级预防浅释
- 儿童肿瘤蒽环类诱导的心脏毒性诊...
- 吸烟增加非小细胞肺癌(NSCL...
- 职业因素和环境污染与肿瘤的相关...
- 食管癌放化疗最新进展
- 你是肺癌易患人群吗?
- 肺癌=遗传or传染?
- 肺癌诊疗相关知识必备
- 结直肠癌个体化靶向治疗研究最新...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模式...
- 前列腺癌治疗ASTRO最新进展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
- 良性胃病与胃癌
- 肺不张时要警惕肺癌的存在
- 肿瘤疗效和预后重要评估手段-P...
- 放射线是一把双刃剑
- 放射肿瘤治疗的远期损伤值得重视
- 2008欧洲肿瘤内科年会对话卵...
- 2008欧洲肿瘤内科年会对话淋...
- 2008欧洲肿瘤内科年会对话乳...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对...
- 吸烟与胰腺癌的相关性
- 浅议脑胶质瘤综合治疗最新进展
- 食管癌术后饮食调摄
- 肿瘤(癌症)病人化疗期间自我调...
- 肿瘤(癌症)生存率:国际VS中...
- 抗癌成功的核心防线
- 浅谈肿瘤的生物治疗
- 预防肝癌要从生活起居做起
- 晚期癌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晚期癌症患者的终末期处理
- 有关结直肠癌筛查的专家共识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探讨
- 吸烟与胃癌的相关性
- 吸烟与乳癌的相关性
- 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 阑尾小细胞癌
- 肝癌综合治疗临床经验
- 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探讨
- 现代调强放疗技术进展
- 喉癌的放射治疗关于最大限度地保...
- 美国癌症学会更新《结直肠癌早期...
- 欧洲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 肾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及...
-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探索
- 肥胖将可能成为致癌首因
- 甲状腺癌治疗需谨慎!
- 前列腺癌
-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 肝癌临床影像研究新进展(节选)
- 吸烟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 不明原因腰腿痛要警惕骨转移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 支持治疗在肿瘤整体治疗中的作用
- 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肿瘤发病有重要...
- 癌症的发生与不良心理因素相关
- “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预防肿瘤 从儿童开始
- 吸烟是肺癌的罪魁祸首,预防肺癌...
- 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的基本原理及...
- 晚期癌症患者胃肠并发症的诊治经验
- 作者:张强|发布时间:2008-09-08|浏览量:1089次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尤其是腹部或盆腔肿瘤的患者,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晚期卵巢癌患者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2% ,晚期结、直肠癌为4% ~24%。肠梗阻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小肠比大肠更易受累(分别为61%、33%),超过20%的患者两者同时受累。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肠梗阻也可能由于良性原因引起,如肠粘连、放疗后肠损伤、炎性肠病和疝。有报道表明,在结肠癌、直肠癌中,良性病因引起的肠梗阻占了一半,而在妇科肿瘤中仅占6%。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强
一、晚期癌症患者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在癌症患者中,肠腔的受压常缓慢发展且多是部分性的。胃肠道症状多由梗阻肠段的扩张一分泌一蠕动引起,因梗阻部位的不同,其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亦不同,且多呈逐渐加重趋势。由腹腔内肿瘤引起的持续性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90%的患者出现该症状。为了克服小肠或大肠的梗阻,节段性强烈的肠蠕动可在75%的患者中引起间歇性绞痛。如果是大肠受累,则疼痛较轻微,部位更深在,且间隔时间更长。在高位梗阻中(如十二指肠、近端空肠),腹胀不明显,而当肠道被网膜或系膜的大量癌转移灶紧密包裹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胃、十二指肠、小肠梗阻中呕吐出现较早,且量多,而在大肠梗阻中则较晚。
二、晚期癌症患者肠梗阻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能常规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仅可有选择性地用于某些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性的手术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以及患者是否可能从手术中获益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资料显示,在晚期癌患者中手术死亡率(定义为术后30 d内死亡)为9% ~40% ,并发症发生率为9% ~90%。现有的文献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缺乏一致性,大部分未包括症状控制和患者舒适度的评价。新近发表的文献结果并不优于以往,这表明手术技能和围手术期处理的发展并未影响手术结果。
在Woolfson等进行的非随机化研究中,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死亡率并无差别。梗阻的类型(部分性与完全性)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旁路手术与切除吻合术)对结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从手术中获益”是指术后至少生存60 d。然而,这个定义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健康状况、症状是否消失、术后并发症或住院时间的长短。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晚期肿瘤患者,因为这些患者的治疗目标必须包括症状控制以及患者的舒适度。在已知有腹腔内肿瘤复发的患者中,在作出手术决定时必须考虑其有限的生存率、必须住院治疗、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无法缓解梗阻的可能性。
已有一些预后指标有助于选择那些可能从手术中获益的患者。极度衰弱不能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的终末期肿瘤患者,不应接受手术治疗来缓解梗阻。据Krebs和Gloperud报道,卵巢癌患者具有2项或2项以上的预后不良因素,其手术死亡率为44%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广泛转移、高龄、大量腹水以及以前曾接受过腹部或盆腔放疗。而仅有1个危险因子的患者中手术死亡率也高达13%。在Jong等的研究中,成功缓解梗阻(定义为术后患者生存超过60 d,能够回家,症状缓解超过60 d)与以下的预后因素显著相关:无可触及的腹腔或盆腔肿块、腹水量少于3 L,单发梗阻以及术前体重下降小于9 kg。
在肿瘤患者中,肠梗阻很少是急症,且少见绞窄。故在决定是否手术之前有时间监测一般情况,进行恰当的放射学检查,回顾以往手术的结果,考虑有无良性原因的可能以及与以前肿瘤部位的关系。例如,手术对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益处可能大于卵巢肿瘤。手术同意书应包括对手术危险、并发症以及替代方法的讨论。正如其他所有的医疗干预一样,手术的选择必须基于对患者利大于弊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不适于手术、无法手术或不希望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采用支持和姑息治疗。
2 自扩张金属支架
最近,可扩张的金属支架已经越来越多用于治疗幽门、近端小肠和结肠梗阻。对于晚期转移以及手术危险性极大的患者,支架非常有效,而在大肠梗阻中同样如此,置人支架可以为以后手术争取时间、进行肿瘤分期和完善的肠道准备。
放置支架的禁忌证包括多处梗阻以及肿瘤腹膜转移。正如手术一样,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应考虑到其并发症和失败率。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哪些是可能在症状缓解、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方面获益的患者。
3 鼻胃管吸引
只有在那些无法手术的癌性梗阻患者且症状可以单用药物控制时,可以临时使用鼻胃管。对于患者来说,鼻胃管引流是一种侵入性的不舒适的方法,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鼻咽部刺激、鼻软骨坏死等。在药物治疗开始前或最初几天内可以暂时置人鼻胃管以引流大量的分泌物。只有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胃造口术无法进行时才考虑长期使用鼻胃管。
4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晚期肿瘤患者肠梗阻主要是缓解恶心、呕吐和疼痛。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抗分泌药和止吐药的应用。为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进行必要的调整,必须每日监测症状,评价呕吐的量与频率,而其他症状如恶心、持续性腹痛、肠绞痛、口干、嗜睡、呼吸困难、饥饿、口渴和腹胀必须通过医生、护士、患者交谈进行评价。
4.1 呕吐的治疗:呕吐必须减少到患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如每24 h 1~2次)。有2类不同的药物可以控制呕吐:①减少胃肠道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胃长宁等)和绒生长抑素类似物;②止吐药,单用或与减少胃肠道分泌药物联用。
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抑素的合成类似物,作用时间达8 h,也可用于控制肠梗阻的症状。它抑制了几种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因此通过减少胃肠分泌、减缓胃肠道运动、减少胆汁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增加水电解质的吸收而调节胃肠道功能以减少呕吐。2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无法手术的肠梗阻患者中使用以及不使用鼻胃管的情况下,比较奥曲肽与东莨菪碱的抗分泌效果,奥曲肽在减少胃液量方面明显优于东莨菪碱。另外一项研究中证实,奥曲肽在减少无鼻胃管患者的恶心、呕吐发作次数方面明显优于东莨菪碱。
对于上腹部梗阻而东莨菪碱治疗无效的患者,奥曲肽也可能有效。然而,在一些国家中,其昂贵的费用限制了其应用。Vapreotide(仅在某些国家上市)是一种长效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奥曲肽的疗效相似,每周肌注1次即可。
在止吐药物中,灭吐灵可用于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但在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中并不推荐使用,因其可能加剧绞痛、恶心和呕吐。其他的止吐药有丁酰苯类、抗组胺类和酚噻嗪类。氟哌啶醇是一种多巴胺拮抗剂,能强有力地抑制化学诱导区,较少引起镇静,且抗胆碱能作用弱于酚噻嗪类。在某些国家中,抗组胺类止吐药作为肠梗阻止吐的一线用药。在酚噻嗪类药物中,甲氧异丁嗪、氯丙嗪和普鲁氯哌嗪经常使用并且有效。在某些国家,并不推荐氯丙嗪和普鲁氯哌嗪肌注给药,因为会引起皮肤刺激。联合使用作用于不同部位的止吐药比单药更加有效。
皮质醇类药物在肠梗阻中有潜在的益处,首先是其止吐作用,其次能减轻肿瘤及神经周围的水肿。有学者将地塞米松与其他止吐药物联合用于肠梗阻,但其在梗阻性呕吐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论。
4.2 疼痛的治疗:为了缓解持续性的腹痛,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通常是吗啡,它也能缓解绞痛。根据WHO的指南给予镇痛药物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完全缓勰。镇痛药物的用量应个体化,逐渐加药直至疼痛完全缓解。如果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绞痛仍然持续,则应同时使用东莨菪碱。
4.3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大部分肠梗阻患者由于呕吐存在,故口服给药不可靠。经直肠或舌下给药是较好的选择,尤其是那些在家中的患者。
可以经皮给药的有东莨菪碱和芬太尼。如果没有中心静脉导管,则24 h持续皮下给药对于患者来说较为舒适。如果没有输液泵,则可皮下置入细针或套管针,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间歇推注给药。由于绝大多数推荐药物可以使用同一注射器给药,故简化了给药的过程。然而,药物之间的不相容可能导致药物结晶而堵塞导管。
5 胃造口
如果使用药物不能有效减少呕吐,就应该考虑行胃造口术。
要使梗阻的胃肠道长期减压,应首选胃造口而非鼻胃管。胃造口使患者可以经口进食,并且摆脱了鼻胃管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不适。目前有2种胃造口的方法:①行胃造口手术;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手术胃造口是长期胃减压的传统方法。手术中一旦发现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延长、持久或恶化则应考虑行胃造口术,这仅需要较少的时间,且并发症很少。以前曾行手术或有大块肿瘤可能使得胃造口术十分困难且危险,但如果临床情况需要,则在剖腹探查术中应尽可能行胃造口术。剖腹探查术后如有必要,单独行胃造口术也可考虑。
对于小肠梗阻的姑息治疗来说,PEG是比鼻胃管和手术胃造口都优越的方法,尤其是对终末期卵巢癌患者。这避免了开腹,并发症少,费用低,可在床旁操作,易于在家庭中护理。此方法并没有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大块肿瘤、门脉高压和腹水、以前曾行上腹部手术(包括胃造口术)、活动性胃溃疡以及凝血障碍。对于这类患者,经皮操作是首选。操作时可行静脉镇静和局部麻醉。总之,这种方法可以控制90%肠梗阻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在幽门梗阻或近端小肠梗阻的患者中,可同时置入胃造口管与空肠饲养管。
6 全肠外营养
在肠梗阻患者中,由于摄人量极大减少,即便给予充足的食物和水,50%的终末期肿瘤患者仍有饥饿或口渴感。使用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无法手术的肠梗阻患者是一种传统的方法。TPN可以延长生存期,但也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而延长住院时间。
TPN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或恢复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相关的症状。如果TPN仅仅是短期使用,那么它的效果是有限的。如果预测生存期较短,则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完善的TPN。患者需要在医院中进行训练,或在家庭中有特殊的监护,这样的训练需要1~3周。
有一类患者,年轻、肿瘤生长缓慢、主要累及胃肠道而非重要脏器,他们很可能死于饥饿而非肿瘤扩散。这些患者行家庭TPN可以生存几个月。开始治疗时的卡氏评分大于50分是选择这些患者的有用标准。家庭肠外营养的计划,必须由具有家庭肠外营养经验的中心制定,并且患者的社会和家庭情况允许。TPN不应该作为临终关怀的常规部分,也不能作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安慰。无法手术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鼓励他们少量进食,至少能品尝一下的他们喜欢的食物,而这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