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症状主要有呕血、黑便、便血、头晕乏力、腹痛等。胃肠道出血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肠息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呈鲜红色或咖啡色、黑便呈柏油样、便血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头晕乏力伴随面色苍白、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等症状。
1、呕血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血液经口腔呕出,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或咖啡色。鲜红色呕血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咖啡色呕血则提示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与胃酸作用后颜色变深。呕血常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疾病。患者出现呕血时应立即禁食禁水,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尽快就医。
2、黑便黑便表现为大便呈柏油样,黏稠发亮且有特殊腥臭味,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导致大便变黑。黑便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炎等疾病。患者出现黑便时应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和量,记录排便次数,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3、便血便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有血液或排便后滴血,颜色可为暗红色或鲜红色。暗红色便血多提示出血部位在下消化道较高位置如结肠,鲜红色便血则提示出血部位靠近肛门如直肠或肛管。便血常见于肠息肉、结肠癌、痔疮、肛裂等疾病。患者出现便血时应避免用力排便,保持肛门清洁,记录便血量和颜色变化,及时就医检查。
4、头晕乏力头晕乏力是胃肠道出血后贫血的表现,伴随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长期慢性出血或急性大量出血均可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引发上述症状。头晕乏力常见于长期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如胃癌、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时应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加强营养摄入,尽快就医治疗原发病。
5、腹痛腹痛可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多与胃肠道出血的原发疾病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常伴随规律性上腹痛,肠梗阻出血多伴随阵发性绞痛,缺血性肠病出血则伴随突发剧烈腹痛。腹痛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肠系膜血管栓塞、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患者出现腹痛时应暂时禁食,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记录疼痛性质和部位,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胃肠道出血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急性出血期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纤维、高蛋白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过热过冷食物,戒烟戒酒。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呕血、便血等出血情况变化。按医嘱规范用药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胃镜、肠镜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头晕加重、呕血便血量增加、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