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胃肠道出血需通过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内镜检查是首选方法。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辅助定位,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出血程度和全身状况。
1、内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出血的金标准。胃镜和肠镜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等部位的出血点,并可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止血治疗,如电凝、注射止血药物或夹闭血管。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应在出血后24小时内进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2、影像学检查包括CT血管造影和核素扫描。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血管异常,如动脉瘤或血管畸形,适用于内镜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情况。核素扫描通过标记红细胞追踪出血部位,适用于慢性或间歇性出血的定位。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肝肾功能检查可排除相关疾病引起的出血。对于疑似消化道肿瘤的患者,还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
4、胶囊内镜适用于小肠出血的诊断。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患者吞服胶囊后,胶囊在消化道内拍摄图像并传输至外部设备,可全面观察小肠黏膜,发现隐匿性出血点。
5、血管造影适用于活动性出血的定位和治疗。通过导管插入血管,注入造影剂可显示出血血管,并可同时进行栓塞治疗,适用于内镜治疗无效或无法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
胃肠道出血的检查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内镜检查是首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可作为辅助手段,胶囊内镜和血管造影适用于特殊病例,综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