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胃肠道出血可通过多种症状表现,如黑便、呕血、贫血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黑便是肠道出血的典型表现,血液在肠道中分解后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呕血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血液呈鲜红色或咖啡渣样。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是长期慢性出血的后果。急性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休克,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
1、黑便:黑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血液在胃酸作用下变成黑色,通过肠道排出。发现黑便应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治疗上,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止血或手术止血。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2、呕血:呕血多由胃或食道出血引起,如胃溃疡、胃癌或食道静脉曲张。呕血可能伴随剧烈腹痛、恶心等症状。急性呕血需立即就医,采取内镜下止血或药物治疗。内镜下可采用注射止血剂、电凝止血或夹闭血管。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奥曲肽。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3、贫血:长期慢性胃肠道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面色苍白。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同时,需排查出血原因,如消化道溃疡、结肠息肉或胃肠道肿瘤。治疗上,可采取内镜下切除息肉、药物治疗溃疡或手术治疗肿瘤。饮食上,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菠菜和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
4、急性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休克,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采取输血、补液等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内镜下止血是首选方法,包括注射止血剂、电凝止血或夹闭血管。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术或血管结扎术。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多样,涉及黑便、呕血、贫血和急性大量出血,需根据具体表现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体检,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