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患牙咬合不适、牙龈反复肿胀、根尖区瘘管形成、牙冠变色、X线片显示根尖周低密度影。
1、患牙咬合不适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常主诉患牙在咀嚼时有轻微钝痛或酸胀感,这种不适感通常持续存在但程度较轻。由于根尖周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牙周膜受到持续刺激导致敏感度增高。患者在进食硬物时症状可能加重,但多数不会出现自发剧痛。
2、牙龈反复肿胀患牙根尖对应部位的牙龈黏膜可能出现周期性肿胀,肿胀程度时轻时重。急性发作时可见牙龈局部隆起,触诊有弹性感,部分病例可伴有轻微压痛。这种肿胀与根尖区炎性渗出物向黏膜下扩散有关,通常不伴随明显全身症状。
3、根尖区瘘管形成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根尖区形成排脓通道,表现为牙龈表面出现瘘管开口。瘘管口周围黏膜可能呈现肉芽组织增生,挤压时可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瘘管的存在说明根尖周组织存在持续感染,但患者疼痛感往往不明显。
4、牙冠变色患牙牙冠可能呈现灰暗色或黄褐色变色,这是由于牙髓坏死后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至牙本质小管所致。变色程度与病程长短相关,通常提示牙髓组织已失去活力。部分病例可能同时伴有牙体硬组织缺损或继发龋坏。
5、X线片显示根尖周低密度影影像学检查可见根尖周区域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密度透射影,周围可能伴有骨质反应性增生。严重者可见根尖区骨质破坏范围扩大,甚至累及相邻牙根。这种改变反映根尖周骨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替代的病理过程。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及周围牙龈。避免用患侧咀嚼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急性发作时可暂时用温盐水漱口缓解症状,但需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或手术治疗。长期未经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导致颌骨囊肿等并发症,建议尽早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