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一般可以艾灸,但存在皮肤破损、经量过大或体质特殊等情况时需避免。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帮助缓解痛经、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操作规范及个体差异。
健康女性经期艾灸可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能有效减轻下腹坠胀感。使用艾条时应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单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经期前三天量多阶段建议暂停艾灸,待经量减少后再进行。阴虚火旺体质者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需提前咨询中医师。
经期出血量超过80毫升或伴有严重贫血时,艾灸可能加重气血消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充血明显,艾灸温热作用可能加剧疼痛。皮肤有破损、湿疹的部位禁止施灸,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迟钝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使用劣质艾绒可能诱发呼吸道刺激或皮肤过敏。
经期艾灸后建议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补充能量,避免立即接触冷水或吹冷风。选择上午阳气升发时段施灸效果更佳,艾灸后出现心慌、头晕需立即停止。合并妇科炎症或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应经专业中医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艾灸。日常可配合热水泡脚、腹部保暖等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