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病人可通过术后观察、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指导和药物管理等方式护理。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术后观察术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或渗液,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心率加快,可能提示感染或并发症,需立即通知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排便情况,避免尿潴留或肠梗阻。
2、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换药。淋浴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避免用力揉搓。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或裂开,需及时就医处理。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防止细菌感染。拆线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硅酮类疤痕凝胶。
3、饮食调整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肠蠕动恢复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选择米粥、蒸蛋、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饮食。2周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高脂肪高蛋白摄入量。每日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4、活动指导麻醉清醒后即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24小时鼓励下床慢走。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1周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2周内禁止驾驶和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深呼吸训练等轻度活动,但出现腹痛需立即停止。术后1个月经评估后可逐步恢复运动。
5、药物管理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甲硝唑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避免擅自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出院后需完成规定疗程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用药期间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
阑尾炎病人出院后需保持规律作息,术后1个月内避免腹部受力动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每日进行适度步行活动,但需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术后2周、1个月需门诊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腹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