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检测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胰腺疾病、腮腺疾病及胃肠穿孔等急腹症。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主要有胰腺炎急性发作、腮腺炎、肠梗阻、肾功能不全、异位妊娠破裂五种情况。
1、胰腺炎急性发作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持续3-5天。胰腺组织损伤时,大量胰淀粉酶释放入血,检测值常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尿淀粉酶升高较血清延迟,但持续时间更长,适用于就诊较晚的患者。需结合脂肪酶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2、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或化脓性腮腺炎时,唾液腺分泌的S型淀粉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清淀粉酶轻中度升高。此类升高以S型同工酶为主,可通过同工酶检测与胰腺来源的P型淀粉酶区分。儿童突发腮腺肿大伴淀粉酶升高需优先考虑流行性腮腺炎。
3、肠梗阻肠道梗阻时,肠腔内淀粉酶通过受损肠壁吸收入血,引起淀粉酶中度升高。这种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值5倍,且伴随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典型肠梗阻症状。需注意与胰腺炎鉴别,后者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并向腰背部放射。
4、肾功能不全淀粉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衰竭时排泄受阻,可导致血清淀粉酶蓄积性升高。此类升高幅度通常为正常值1-2倍,且伴随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异常。监测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有助于鉴别肾性与胰腺源性升高。
5、异位妊娠破裂输卵管妊娠破裂时,血液中的淀粉酶可因腹膜吸收而升高,这种升高多为一过性。妇科急腹症患者出现淀粉酶轻度升高时,需结合血HCG检测及盆腔超声排除异位妊娠。淀粉酶升高程度通常与腹腔积血量相关。
淀粉酶检测需注意采血时机,急性腹痛患者应在就诊时立即检测,必要时6-12小时后复查。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饮酒。轻度升高可能由饮食因素引起,建议控制高淀粉食物摄入后复查。持续异常者需完善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控制血脂,胰腺炎高危人群需限制酒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