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胰岛素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胰腺β细胞功能、诊断低血糖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检测意义包括糖尿病分型诊断、胰岛细胞瘤筛查、代谢综合征评估、妊娠期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疗效观察。
1、糖尿病分型血清胰岛素测定可区分1型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通常显著降低,反映胰岛β细胞破坏;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结合C肽检测能更准确判断胰岛功能状态。
2、低血糖诊断异常升高的胰岛素水平伴随低血糖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瘤或人为低血糖。胰岛素与血糖比值异常增高是胰岛素瘤的重要诊断依据,需进一步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等检查。
3、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常提示胰岛素抵抗,常见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计算HOMA-IR指数可量化评估胰岛素敏感性,为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4、妊娠监测妊娠期胰岛素测定有助于识别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孕中晚期生理性胰岛素抵抗加重时,监测胰岛素分泌变化可预测血糖控制情况,指导饮食运动干预或胰岛素治疗时机。
5、疗效评估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定期检测胰岛素水平可评估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是否合理。配合血糖监测能避免胰岛素过量导致的低血糖风险,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进行血清胰岛素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应激状态。糖尿病患者检测时应同步记录用药情况,肥胖人群建议结合体脂率等指标综合评估。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必要时重复检测或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胰岛素分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