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摄取、抑制糖原分解和减少糖异生来降低血糖。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其降糖机制主要有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减少肝脏糖异生、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1、促进葡萄糖摄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激活葡萄糖转运蛋白4向细胞膜移位,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这一过程能快速降低循环血糖浓度,是胰岛素降糖的核心途径。临床常用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即通过该机制发挥作用。
2、抑制糖原分解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磷酸化酶活性,减少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6-磷酸。同时增强糖原合成酶活性,促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预混胰岛素制剂能有效调控该过程,避免餐后肝糖输出增加导致的血糖波动。
3、减少糖异生胰岛素可抑制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活性,降低氨基酸、乳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长效类似物通过持续抑制糖异生,维持基础血糖稳定。该机制对控制空腹血糖尤为重要。
4、促进糖原合成胰岛素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促进肝脏和肌肉中的葡萄糖聚合为糖原。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基础胰岛素可增强该过程,增加机体糖原储备。糖原合成增加既降低即时血糖浓度,也为后续血糖下降提供缓冲空间。
5、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通过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组织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游离脂肪酸减少可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如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通过该机制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该途径对长期血糖控制具有协同作用。
维持血糖稳定需综合调控胰岛素相关机制。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制剂,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胰岛素注射需规范轮换部位,观察注射局部反应。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