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肽和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两种物质,两者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但作用不同。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水平,而C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临床上常通过检测C肽水平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时,首先形成前胰岛素原,随后分解为胰岛素原,最终裂解为胰岛素和C肽。由于C肽与胰岛素以等摩尔比例释放入血,且半衰期更长、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因此C肽检测能更准确反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能力。在糖尿病诊断中,1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通常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正常或偏高,随着病程进展逐渐下降。C肽检测还可用于鉴别低血糖原因,如胰岛素瘤患者C肽水平异常升高,而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导致的低血糖则C肽水平受抑制。
C肽本身过去被认为无生理活性,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可能通过激活Na+/K+-ATP酶参与微血管保护,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肾病。在胰岛移植或β细胞再生治疗中,C肽水平是评估移植效果的重要指标。检测时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C肽清除率下降可能导致检测值假性升高,而血液样本溶血会干扰测定结果。
日常监测中,C肽释放试验需与血糖、胰岛素检测联合分析。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评估胰岛功能时包含C肽检测,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或出现不明原因低血糖时。检测前应遵医嘱调整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会刺激C肽分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残余胰岛功能,延缓C肽水平下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