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性发作时需立即采取平卧位、测量血压、舌下含服短效降压药等急救措施。急救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避免情绪激动、及时就医、后续血压管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患者领口衣扣,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头部体位。若出现呕吐需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避免颈部过度弯曲影响脑部供血,同时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监测生命体征每5-10分钟测量血压并记录,观察是否伴随头痛、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使用电子血压计时袖带需与心脏平齐,测量期间禁止移动肢体。若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送医。
3、避免情绪激动关闭电视等声源刺激,家属需保持镇定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惊慌。可通过缓慢深呼吸帮助放松,禁止通过剧烈摇晃、大声呼叫等方式试图唤醒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镇静类药物。
4、及时就医当血压持续高于200/120mmHg或伴随抽搐、偏瘫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保持平卧位,记录血压变化及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避免自行增加降压药剂量导致低血压风险。
5、后续血压管理急性期后需每日定时测量晨起和睡前血压,建立血压监测日记。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钠盐摄入,逐步增加有氧运动强度。遵医嘱调整长效降压药方案,定期复查心肾功能及眼底变化。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3-5次快走或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时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