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脱出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和活动受限。腰椎间盘脱出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负重、姿势不良和遗传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马尾综合征。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脱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位于下腰部,呈钝痛或锐痛。疼痛在久坐、弯腰或咳嗽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早期疼痛可能局限于腰部,随着病情进展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椎间盘突出物刺激窦椎神经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是主要致痛机制。
2、下肢放射痛神经根受压会导致典型的下肢放射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分布。L4-L5椎间盘脱出多引起小腿外侧至足背疼痛,L5-S1脱出则多表现为小腿后侧至足底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或烧灼感,行走时症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较高。
3、感觉异常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可出现感觉减退、麻木或蚁走感。L5神经根受压表现为足背和第一趾蹼区感觉异常,S1神经根受累则出现足底外侧和小趾感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感觉过敏现象,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烈疼痛。
4、肌力下降神经根长期受压可导致相应肌肉力量减弱。L5神经根受累表现为足背伸无力,严重时出现跨阈步态。S1神经根损伤会导致足跖屈力量下降,单足提踵困难。肌力评估需结合徒手肌力测试和日常生活动作观察。
5、活动受限腰椎活动度明显降低,前屈和后伸动作受限最显著。患者常采取保护性体位,如腰椎侧弯或前倾。急性期可能因疼痛出现腰部肌肉痉挛,慢性期则多伴随腰椎稳定性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缩短。
腰椎间盘脱出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变换体位。睡硬板床时可在膝下垫枕缓解压力,急性期可尝试冰敷减轻炎症。康复期应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鸟狗式等低冲击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进行性肌力减退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