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玻璃球出血一般是指玻璃体积血,可通过止血药物、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原发病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玻璃体积血通常由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1、止血药物玻璃体积血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常用药物有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云南白药胶囊等。氨甲环酸片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止血作用,酚磺乙胺注射液能增强血小板功能,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功效。使用止血药物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2、激光治疗针对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异常血管。激光治疗能减少血管渗漏,预防反复出血,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3、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大量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手术可切除混浊玻璃体,同时处理视网膜裂孔或增殖膜。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气体或硅油填充物顶压视网膜,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避免揉眼或碰撞术眼。
4、原发病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是防止复发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血液病患者需进行专科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考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减轻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5、定期复查出血吸收后仍需每3-6个月复查眼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网膜状态。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可能诱发出血的行为,佩戴防护眼镜预防外伤,保持血压血糖稳定,出现飞蚊症或视力骤降及时就诊。
玻璃体积血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增加眼压。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血管修复。戒烟限酒,控制每日用眼时间,阅读时保持适宜光线。若出血量少可尝试半卧位休息促进血液下沉,但出血超过一周未吸收或伴有视网膜脱离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术后恢复期按医嘱使用散瞳药和抗炎眼药水,定期测量眼压,避免游泳或长时间低头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