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中耳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止痛药和局部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确定。急性中耳炎常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要耳滴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同时可配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1、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中耳炎的主要药物。阿莫西林是首选药物,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儿童。头孢克洛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其抗菌谱广,安全性较高。对于耐药性较强的病例,可选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疗程通常为7-10天,需按时服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2、止痛药可有效缓解中耳炎引起的耳痛和不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药物,前者具有抗炎作用,后者更适用于儿童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用药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止痛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3、局部药物主要用于慢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辅助治疗。氧氟沙星滴耳液是常用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滴药后保持侧卧位5-10分钟以充分吸收。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使用克霉唑滴耳液。局部药物使用需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需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中耳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药物,抗生素、止痛药和局部药物各有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急性中耳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慢性中耳炎需结合局部药物,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治疗期间需注意用药规范,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药物。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持续的中耳炎,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听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保持良好的耳部卫生,避免耳道进水,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中耳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