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一般不严重,但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等并发症。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
细菌性阴道炎属于常见的妇科感染,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痊愈。该病主要由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与频繁冲洗阴道、性生活活跃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灰白色稀薄白带伴鱼腥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以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为主,同时需避免阴道灌洗等破坏菌群的行为。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可能与治疗不彻底、免疫力低下有关。严重情况下细菌可能上行感染至子宫、输卵管,导致盆腔炎症甚至不孕。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对于症状持续超过1周、合并发热或盆腔疼痛者,应及时就医评估。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避免使用香皂或洗液过度清洁阴道,性生活前后注意卫生。饮食上可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减少高糖及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并建议性伴侣同步检查。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