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肛裂通常在急性期持续6-8周,若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慢性肛裂。慢性肛裂的特点是病程超过8周,症状反复且难以自愈。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排便习惯、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
1、急性肛裂转为慢性的原因
急性肛裂多因便秘、腹泻或排便用力导致肛门皮肤撕裂。若未及时处理,反复的机械刺激和感染可能使伤口难以愈合,形成慢性肛裂。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加重局部缺血,进一步阻碍愈合。
2、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减轻疼痛;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蔬菜、水果),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2升,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
-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内括约肌切开术、肛裂切除术或激光治疗,缓解括约肌痉挛,促进伤口愈合。
3、预防慢性肛裂的措施
- 改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或用力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 运动辅助: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快走、瑜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局部护理: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卫生纸。
慢性肛裂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饮食和手术等多种方法,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