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增长、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水肿等症状。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短等,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严重时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高血压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典型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常用降压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配合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或传导速度异常,常见类型包括房颤、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表现有心悸、胸闷、乏力、晕厥等。治疗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射频消融术。
4、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下降的终末阶段,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量,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5、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常见表现有活动耐量下降、胸闷、心律失常等。治疗需针对具体类型,药物有美托洛尔、地高辛片等,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严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疾病控制和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