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手势有助于提高哺乳效率并减少母亲和婴儿的不适。哺乳姿势主要有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式,手势需确保婴儿头部、颈部、脊柱呈直线,含接时覆盖大部分乳晕。
1、摇篮式母亲坐直,将婴儿横抱于胸前,头部枕在肘窝处,前臂支撑婴儿背部,手掌托住臀部。这种姿势适合足月健康婴儿,需注意婴儿面部完全朝向乳房,腹部紧贴母亲身体。哺乳时可使用枕头垫高手臂以减少肩颈压力。
2、交叉摇篮式与摇篮式类似,但改用对侧手臂支撑婴儿。右手托住婴儿头颈部,左手扶住乳房辅助含接。该姿势便于调整婴儿头部位置,特别适合早产儿或含接困难的情况。母亲需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前倾导致肌肉疲劳。
3、橄榄球式将婴儿置于母亲腋下,双腿向后延伸,用同侧手臂支撑其背部。适合剖宫产产妇、双胞胎哺乳或乳房较大的情况。需在婴儿身下垫枕头保持高度,确保其下颌能轻松接触乳房。注意避免婴儿颈部过度扭转。
4、侧卧式母亲与婴儿面对面侧卧,用下方手臂枕头,上方手臂扶住婴儿背部。适用于夜间哺乳或产后恢复期,能有效减少腰部压力。需将婴儿垫高至与乳头平齐,并用毛巾卷稳定其背部。警惕哺乳过程中母亲睡着可能引发的窒息风险。
5、正确手势要点哺乳时采用C型或U型手势托住乳房,拇指在上方距乳晕约3厘米处,其余四指在下支撑。避免剪刀式夹捏导致乳腺管受压。婴儿含接时应张大嘴,下唇外翻,覆盖乳晕而非仅含乳头。听到规律吞咽声表明有效吸吮,若出现疼痛需重新调整姿势。
哺乳后可将少量乳汁涂抹在乳头上自然风干,预防皲裂。日常穿戴透气哺乳内衣,避免压迫乳腺。保持均衡饮食与充足水分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若持续出现哺乳疼痛、乳汁淤积或婴儿体重增长不足,建议咨询哺乳顾问或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