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主要由泪腺分泌产生,经泪道系统排出。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分泌的泪液通过眨眼动作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随后通过内眼角的泪小点进入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最终排入鼻腔。泪液分泌异常可能由干眼症、结膜炎、泪道阻塞、过敏反应、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
1、干眼症干眼症患者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可能出现反射性流泪。常见诱因包括长时间用眼、环境干燥等。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配合热敷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
2、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结膜炎症会刺激泪腺分泌增多。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加伴流泪。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感染药物。注意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
3、泪道阻塞先天发育异常或炎症导致的泪道狭窄会阻碍泪液引流,出现溢泪现象。婴幼儿常见鼻泪管膜未破裂,成人多因慢性炎症引起。治疗可采用泪道冲洗,严重者需行泪道探通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
4、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结膜时,会触发组胺释放导致流泪。常伴眼痒、红肿等症状。除远离过敏原外,可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冷敷有助于缓解不适。
5、情绪波动大脑边缘系统受情绪刺激时,会通过副交感神经促使泪腺大量分泌泪液。这种生理性流泪无需特殊治疗,情绪平复后症状自行消失。长期情绪障碍需心理干预。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风沙天气佩戴护目镜,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如胡萝卜、深海鱼等。若持续出现无故流泪、眼部分泌物异常或视力变化,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病因。婴幼儿频繁流泪伴眼屎增多时,家长应轻柔清洁眼周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