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病程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具体时间受病情严重程度、诱因消除情况、治疗干预时机、个体免疫状态及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1、早期阶段:
急性荨麻疹初期表现为突发性风团伴瘙痒,皮损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此阶段若及时回避过敏原并服用抗组胺药物,病程可缩短至2-3天。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病毒感染。
2、进展阶段:
若未有效控制,症状可能加重为血管性水肿或全身性反应,病程延长至1-2周。此阶段需联合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病因。
3、消退阶段:
随着治疗起效,风团发作频率逐渐降低,皮损消退后不留痕迹。此阶段仍需持续用药1-2周防止复发,特别是对于由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生素诱发的病例。
4、个体差异:
儿童患者病程多短于成人,通常3-5天可缓解;中老年患者因代谢减慢和共病因素,恢复期可能延长至10-14天。特应性体质者更易转为慢性病程。
5、特殊类型:
过敏性休克等重症病例需急诊处理,其病程发展呈分钟级进展。物理性荨麻疹受刺激因素持续影响时,病程可能反复迁延。
病程中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饮食宜选择低组胺食物如冬瓜、梨子,暂忌海鲜、坚果等高致敏食物。保持环境温度25℃左右,湿度50%-60%可减轻症状。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