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抢救需立即采取半卧位、高流量吸氧、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同时呼叫急救系统。主要措施包括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氧合、稳定血流动力学,关键药物有呋塞米、硝酸甘油、吗啡等。
1、体位管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避免平卧导致肺淤血加重,该体位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2、氧疗支持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氧浓度40%-60%,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出现粉红色泡沫痰等肺水肿表现时,可予酒精湿化吸氧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严重呼吸衰竭需准备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
3、利尿治疗静脉推注袢利尿剂呋塞米,快速消除水钠潴留,减轻肺循环淤血。用药后需记录尿量,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替代药物适用于对呋塞米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血管扩张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泵入,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动脉楔压。硝普钠适用于严重高血压合并心衰者,需避光使用并监测血压。血压稳定者可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心室重构。
5、镇静镇痛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可缓解焦虑、降低交感兴奋性,减轻心脏后负荷。注意监测呼吸抑制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慎用。躁动明显者可选用镇静剂右美托咪定,维持RASS评分-2至0分。
抢救过程中需持续心电监护,每5-10分钟评估生命体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稳定后转入ICU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完善BNP、心肌酶等检查。后续治疗需限制每日液体入量,低盐饮食控制在3克以下,逐步恢复轻度有氧运动。患者及家属应学习识别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预警症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