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心脏衰竭的治疗目标主要有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降低死亡率。
心脏衰竭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分型制定个性化方案。慢性稳定性患者以药物控制为主,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类药物联合使用。急性失代偿期需住院进行静脉用药和氧疗,必要时采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对于特定病因如冠心病合并严重心肌缺血,血运重建手术可能改善心功能。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或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部分特殊类型心脏衰竭存在逆转可能。急性心肌炎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经积极抗炎治疗后可能完全恢复。酒精性心肌病戒酒后配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射血分数。妊娠期心肌病多数患者在分娩后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诱发的继发性心衰,纠正原发病后心脏功能可能完全康复。
心脏衰竭患者需长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监测体重变化。适度进行有氧康复训练如步行、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急性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