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主要有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病变、神经肌肉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出现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1、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阻塞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阻塞和下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阻塞常见于喉头水肿、异物吸入、会厌炎等;下呼吸道阻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这些情况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下降,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2、肺部疾病肺部疾病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水肿等均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这些疾病会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功能。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肺栓塞则可导致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
3、胸廓病变胸廓病变包括连枷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这些病变会限制胸廓运动,影响肺扩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可迅速导致纵隔移位,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属于需要紧急处理的急症。
4、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危象、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损伤等神经肌肉疾病可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呼吸肌是完成通气的动力来源,当其功能受损时,会出现通气不足,表现为二氧化碳潴留型呼吸衰竭。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5、心血管疾病急性左心衰竭、心包填塞等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源性肺水肿,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时,也会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这类患者需要同时处理心脏原发病和呼吸衰竭。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氧疗、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因,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解除气道梗阻、引流胸腔积液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