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建议挂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可能由运动损伤、肌肉过度使用、外力撞击、热身不足、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
1、骨科骨科主要处理骨骼、肌肉、肌腱等运动系统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肌肉拉伤后若伴随局部肿胀、瘀斑、活动受限等症状,骨科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判断损伤程度,必要时安排超声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严重拉伤合并肌腱断裂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弹性绷带固定、外用非甾体抗炎药膏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2、运动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专注于运动相关损伤的诊疗与康复,特别适合运动员或经常运动人群的肌肉拉伤。该科室会评估拉伤等级,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结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冲击波等促进组织修复。对于反复发生的肌肉拉伤,可能需要进行肌肉力量平衡训练和运动姿势矫正。常用药物包括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肌内效贴布等辅助治疗手段。
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采用RICE原则进行处理:休息避免二次损伤,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恢复期可循序渐进进行拉伸训练,初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促进肌肉修复,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西蓝花等蔬菜水果帮助结缔组织再生。若48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肤青紫、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