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肩胛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
1、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肩关节吊带或绷带固定4-6周,限制肩部活动以促进骨痂形成。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冷敷缓解肿胀,后期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控制疼痛和炎症。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但需避免与酒精同服。骨折中后期可补充碳酸钙D3片或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骨愈合,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钙水平。
3、物理治疗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后期采用超声波治疗促进骨愈合。拆除固定后通过悬吊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逐步恢复肩关节功能,配合中药熏蒸缓解肌肉粘连。治疗需由康复师指导,避免暴力牵拉。
4、手术治疗针对关节面塌陷超过5毫米、骨折块移位明显的患者,常采用肩胛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或经皮微创螺钉固定术。术后需用外展支架保护6-8周,期间进行手指腕部活动防止僵硬。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并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5、康复管理愈合后期重点进行爬墙训练、钟摆运动等康复锻炼,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饮食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超过1.2克/公斤体重,适当补充维生素D3。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减轻疼痛,避免侧卧压迫骨折部位。定期随访至骨折线完全消失。
肩胛骨骨折后应避免过早提重物或剧烈运动,恢复期间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日常可进行握力球训练维持手部力量,淋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长期制动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康复阶段建议每周进行2-3次水疗辅助关节活动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