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起搏器手术伤口通常较小,属于微创手术范畴。手术切口主要有植入电极的颅骨小切口和锁骨下放置脉冲发生器的皮肤切口两类,单个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
颅骨切口多位于前额发际线内,长度约3-4厘米,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后瘢痕隐蔽。该切口用于植入细如发丝的深部脑刺激电极,通过骨孔将电极送入靶点核团。由于头皮血供丰富且采用分层缝合技术,愈合后基本不影响外观。术中会使用立体定向框架或机器人导航系统,确保穿刺路径精准,避免损伤血管和重要功能区。
脉冲发生器植入切口位于锁骨下2-3厘米处,长度约4-5厘米。该区域皮肤张力较小,术后瘢痕增生概率低。对于体型消瘦或皮肤菲薄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轮廓显形,但不会造成功能影响。极少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可能出现切口愈合延迟,需加强术后换药管理。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缝线开裂。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两周内避免切口接触沐浴液等化学刺激物。定期随访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处理。多数患者在术后1-2个月切口即可恢复至接近正常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