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听诊部位主要有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心脏杂音是血液流经心脏或大血管时产生的异常声音,可能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处,即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二尖瓣区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前者多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后者多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风湿性心脏病是导致二尖瓣病变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伴有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区杂音多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高压,表现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常在此区域闻及杂音,可能伴随口唇发绀、杵状指等缺氧表现。
三、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狭窄可产生收缩期粗糙喷射样杂音,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产生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常见病因,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晕厥等症状。
四、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又称Erb区。该区域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更为敏感,可能伴有周围血管征如水肿脉、毛细血管搏动等。梅毒性心脏病、马方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在此处出现特征性杂音。
五、三尖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产生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患者常合并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心脏杂音听诊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必要时改变体位或配合呼吸动作以增强杂音特征。发现异常杂音应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日常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饮食宜低盐低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