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可能由生理性血流加速、心脏瓣膜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等方式检查确诊。
1、生理性血流加速剧烈运动、妊娠期或发热时血流速度增快可能产生无害性杂音,常见于青少年。这类杂音通常呈柔和吹风样,无心脏结构异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后杂音多可自行消失,无须特殊治疗。
2、心脏瓣膜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或老年退行性变导致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会产生粗糙的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患者可能伴有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轻中度病变可采用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控制,严重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3、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畸形会产生响亮、粗糙的连续性杂音,儿童时期即可被发现。患儿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型缺损可能自愈,中大型缺损需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补治疗。
4、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或室间隔增厚时,可闻及奔马律伴收缩期杂音。患者常有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5、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感染心脏瓣膜形成赘生物时,会产生多变的乐性杂音,多伴有发热、皮肤瘀点。血培养阳性可确诊,需长时间静脉注射抗生素,严重瓣膜破坏者需手术清除病灶并置换瓣膜。
发现心脏杂音应尽早就医明确性质,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心率,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预防呼吸道感染,瓣膜病患者进行口腔操作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