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早期可能出现无痛血尿、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下腹隐痛、反复尿路感染、尿液浑浊、排尿困难、夜尿增多、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这些征兆主要与肿瘤刺激膀胱黏膜、占位效应或全身消耗有关。
1、无痛血尿:
约80%膀胱癌患者以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血尿出现与肿瘤表面血管破裂有关,这种血尿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容易让患者误认为病情自愈而延误就诊。
2、尿频尿急:
肿瘤生长刺激膀胱三角区时,会引发类似膀胱炎的尿路刺激症状。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可超过10次,且尿意来临时难以控制,但每次尿量较少,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3、排尿疼痛:
当肿瘤侵犯膀胱肌层或合并感染时,排尿可能出现灼烧感或刀割样疼痛。这种疼痛在排尿终末时加剧,可能伴有肉眼血块排出,与普通尿路感染不同的是疼痛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
4、下腹隐痛:
肿瘤增大压迫膀胱壁神经或向周围浸润时,患者会感到耻骨上区持续钝痛,平卧时疼痛可能减轻。部分患者误以为是肠道问题,但疼痛与排便无关且位置固定。
5、反复尿路感染:
肿瘤组织坏死形成的溃疡面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尿路感染。这类患者尿常规检查持续显示白细胞升高,但病原菌培养可能呈阴性。
6、尿液浑浊:
由于肿瘤坏死物和炎性分泌物混入尿液,患者尿液常呈现云雾状或絮状沉淀,静置后沉淀物不消失。这种浑浊不同于磷酸盐结晶引起的暂时性浑浊。
7、排尿困难:
当肿瘤生长在膀胱颈部或前列腺部尿道时,可能造成尿流变细、射程缩短、排尿费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尿潴留,需要导尿处理,这类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前列腺增生。
8、夜尿增多:
膀胱有效容量因肿瘤占位而减少,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至3次以上。与前列腺增生不同的是,夜尿增多可能不伴有白天排尿困难,且尿量较少。
9、体重下降:
肿瘤消耗和慢性失血可导致患者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这种消瘦往往没有明显诱因,伴随食欲尚可但体力明显减退。
10、乏力贫血:
长期隐性失血会导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抽血检查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补充铁剂效果有限。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吸烟史或接触化工染料者应缩短筛查间隔。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时,需及时至泌尿外科进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联苯胺等致癌物质,治疗期间可适当增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以改善贫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