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皮肤瘙痒通常由胆汁淤积、免疫反应、药物副作用、皮肤干燥等原因引起,常见于手掌、足底等部位,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
1、胆汁淤积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表现为手掌足底持续性瘙痒,伴随黄疸、尿色加深。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考来烯胺等药物。
2、免疫反应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局部或全身瘙痒。常见于躯干四肢,伴有皮疹或抓痕。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
3、药物副作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反应。瘙痒多从躯干开始,伴随红色斑疹。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4、皮肤干燥肝功能减退导致维生素A代谢异常,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呈现鱼鳞样脱屑。建议使用含尿素乳液保湿,补充维生素AD胶丸。
乙肝患者出现瘙痒应避免抓挠,穿着纯棉衣物,控制水温避免烫洗,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