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病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分期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和疗程。
1、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使用时需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适用于不耐受前者的患者。
2、利尿消肿呋塞米等袢利尿剂可缓解水肿症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风险,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3、纠正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肾性贫血,需配合铁剂补充,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栓风险。
4、调节钙磷碳酸钙可纠正低钙高磷血症,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加用骨化三醇,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肾病患者应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药物调整需由肾内科医生根据实验室指标个体化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