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可能由胃食管连接部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胆囊功能障碍、胃部手术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抑酸治疗、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胃食管连接部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导致胆汁反流,表现为胸骨后灼痛。建议避免饱餐后平卧,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
2、胃排空延迟胃动力减弱延长胆汁滞留时间,伴随腹胀嗳气。需少量多餐,医生可能开具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促动力药物。
3、胆囊功能障碍胆囊收缩异常致使胆汁分泌紊乱,与胆结石或胆囊炎相关。需完善超声检查,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茴三硫片、胆宁片等利胆药物。
4、胃部手术史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胆汁反流,典型症状为夜间呛咳。需抬高床头15-20厘米,严重者可考虑Roux-en-Y吻合术等抗反流手术。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及咖啡因摄入,餐后2小时内保持直立位,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