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毒并不需要大量体液,少量含有病毒的体液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即可传播。艾滋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常见的高风险行为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不会传播病毒。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风险,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性病检测。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可能传播病毒。避免共用针具,确保血液制品经过严格筛查,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可通过胎盘、
分娩或哺乳传播给婴儿。孕妇应尽早进行艾滋病毒检测,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娩时选择剖宫产,避免母乳喂养。
4、预防措施:了解艾滋病毒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发现感染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
感染艾滋病毒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治疗方案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酗酒,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对感染者同样重要,消除歧视,提供关爱,帮助感染者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