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长期慢性腹泻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感染、食物不耐受或慢性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乳糖不耐受等,治疗方法涵盖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
1、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其病因可能与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或心理压力有关。治疗上,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减少摄入高发酵性碳水化合物,如洋葱、大蒜和豆类。药物方面,可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缓解腹痛,或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常用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饮食上,建议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3、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无法被消化吸收,从而引发腹泻、腹胀等症状。治疗关键是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可尝试乳糖酶补充剂帮助消化乳糖,或选择无乳糖乳制品替代。
4、感染性腹泻
慢性腹泻可能与肠道感染有关,如寄生虫感染或细菌感染。需通过粪便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或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
5、生活方式调整
慢性腹泻患者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如散步、瑜伽等。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对缓解症状也有帮助。
长期慢性腹泻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大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