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儿童发热39.3摄氏度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学检测等检查。发热伴随抽搐可能与感染、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通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感染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感染则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异常细胞形态,需警惕脓毒症风险。
2、炎症指标检测: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能反映炎症程度。细菌感染时这两项指标常显著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持续高值提示可能存在深部感染灶或抗生素选择不当。
3、电解质与血糖检测:
高热抽搐患儿需紧急检测血钠、血钙、血糖水平。低钠血症是热性惊厥常见诱因,血糖异常可能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预防抽搐复发。
4、脑脊液检查:
出现颈强直、持续嗜睡等脑膜刺激征时需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可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胞数增多伴蛋白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5、脑电图与影像学:
反复抽搐或局灶性发作需行脑电图检查。头颅CT或MRI适用于存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患儿,可排除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器质性病变。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利于散热。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出现持续嗜睡、呕吐、抽搐时间超过5分钟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建议食用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暂缓摄入高蛋白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