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幼儿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三种途径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及时就医。
1、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等传播。幼儿在玩耍时容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物品,进而通过手部接触口鼻感染。建议家长定期清洁幼儿的玩具和常用物品,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和如厕后。
2、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飞沫传播的风险较高。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幼儿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同时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
3、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感染者如厕后未彻底清洁双手,病毒可能通过接触食物、水源或其他物品传播给他人。幼儿的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容易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家长应确保幼儿如厕后彻底洗手,并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烧药、口腔喷雾等。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如提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帮助幼儿缓解口腔不适。在康复期间,注意休息和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但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长应提高警惕,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保护幼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