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通常无须手术,但出现穿孔、梗阻、大出血或癌变倾向时需手术治疗。手术干预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无效、并发症风险高或可疑恶变的情况。
胃溃疡是胃黏膜深层组织损伤形成的慢性病变,多数患者通过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可痊愈。当溃疡穿透胃壁全层导致穿孔时,腹腔可能被胃内容物污染引发腹膜炎,此时急诊手术能修补穿孔并清洗腹腔。幽门附近溃疡反复愈合形成的瘢痕可能造成胃出口梗阻,手术可解除梗阻恢复消化道通畅。溃疡侵蚀血管引发呕血或黑便,内镜止血失败后需手术结扎出血点。长期不愈的溃疡伴有黏膜不典型增生时,手术切除能预防癌变。
约5%-10%的胃溃疡患者最终需要手术,主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胃大部切除术直接切除溃疡及部分胃体,适用于合并穿孔或癌变者;迷走神经切断术通过降低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多用于顽固性溃疡。术后需长期随访胃镜,监测溃疡复发及营养吸收状况。患者术后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服用胃黏膜保护药物,并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胃溃疡术后需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术后3-6个月需复查胃镜评估恢复情况。出现腹痛腹胀、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