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定期监测及识别危险信号。主要有高血压管理、戒烟限酒、适度运动、药物干预、症状监测等方面。
1、高血压管理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狭窄或痉挛。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等,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引发血压波动,合并糖尿病者需更严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2、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则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完全戒烟可降低脑梗死风险,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必要时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戒断。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血管弹性。避免突然低头、旋转颈部等动作,椎动脉型供血不足者需谨慎选择太极拳等包含颈部后仰的动作。运动时出现头晕应立即停止。
4、药物干预存在动脉斑块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斑。合并房颤患者可能需华法林钠片抗凝。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症状监测突发视物模糊、言语不清或肢体麻木超过10分钟需立即就医。日常记录头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评估血流状况。
饮食上推荐低盐低脂膳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冬季注意头部保暖,沐浴水温不宜过高。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脂、血糖等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