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胃糜烂不一样,两者在病变深度、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胃溃疡和胃糜烂主要有病变程度不同、症状差异、病因区别、检查方法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区别。
1、病变程度不同胃糜烂是胃黏膜表层损伤,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未突破黏膜肌层,属于较轻微的胃黏膜病变。胃溃疡是胃黏膜全层损伤,病变突破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属于更深层的胃黏膜损伤。胃溃疡的病变程度比胃糜烂更严重,愈合时间更长。
2、症状差异胃糜烂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反酸、嗳气等症状,疼痛程度较轻且多呈间歇性。胃溃疡患者通常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如餐后痛或夜间痛,疼痛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3、病因区别胃糜烂多由急性应激、药物刺激或酒精损伤等短期因素引起。胃溃疡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慢性因素。胃溃疡的病因通常更复杂且需要长期管理。
4、检查方法不同胃镜检查是诊断两者的金标准,胃糜烂在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浅表糜烂灶。胃溃疡则可见黏膜缺损形成溃疡坑,边缘规整,底部覆有白苔。胃溃疡通常需要活检排除恶性病变,而胃糜烂一般无须活检。
5、治疗方式不同胃糜烂治疗以去除诱因和保护胃黏膜为主,短期使用抑酸药即可。胃溃疡需要规范抑酸治疗4-8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根除治疗。胃溃疡可能并发穿孔、出血等严重情况,部分患者需要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胃溃疡和胃糜烂患者均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胃溃疡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胃镜。胃糜烂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注意养护胃黏膜,防止病变进展为胃溃疡。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