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脚后跟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和活动受限,通常由尿酸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起。治疗需结合药物、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剧烈疼痛
脚后跟痛风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剧烈疼痛,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这种疼痛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2、红肿和发热
痛风发作时,脚后跟部位常伴有明显的红肿和发热。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从而引起皮肤发红和温度升高。触摸时可能感到明显的温热感。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炎症,脚后跟痛风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关节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来缓解。
4、治疗建议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和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炎症并降低尿酸水平。
- 饮食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的比例。多喝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 生活方式改善: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散步),控制体重,减少酒精摄入。
脚后跟痛风的症状和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通过合理的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