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
1、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情况,排除器质性病变。医生会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触诊子宫有无压痛或肿块,初步判断出血来源。该检查无创且能快速筛查生殖系统结构异常。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形态及卵巢结构。对于异常出血患者,超声能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肌瘤等病变,同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绝经后妇女内膜厚度超过5毫米需进一步评估。
3、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激素六项等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可判断贫血程度,促卵泡激素和孕酮水平有助于鉴别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必须排除的病因。
4、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刮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或恶变。适用于35岁以上、长期不规律出血或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的患者,能有效筛查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5、宫腔镜检查:
在麻醉下将光学镜体置入宫腔,直观观察内膜病变并进行精准活检。对于超声未明确的宫内占位、反复出血治疗效果不佳者,宫腔镜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能发现微小息肉或黏膜下肌瘤。
确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特点,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建议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复查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