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可能由胎盘残留、宫缩乏力、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子宫位置异常等原因引起。
1、胎盘残留:
胎盘或胎膜组织未完全排出会导致子宫持续出血,影响子宫收缩。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配合促宫缩药物辅助治疗。
2、宫缩乏力: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产后收缩力减弱。表现为恶露量多、持续时间长,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宫缩恢复。
3、感染因素:
产褥期生殖道感染会引发子宫内膜炎,导致恶露异味、发热等症状。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
4、凝血异常: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遗传性凝血障碍可能引起产后出血不止。需检测凝血功能,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注血浆纠正异常。
5、子宫过度后屈:
子宫解剖位置异常会阻碍恶露排出,增加感染风险。可通过膝胸卧位调整体位,严重者需手术矫正,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子宫位置。
建议产妇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观察恶露性状与量,坚持母乳喂养促进宫缩。饮食宜多摄入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生冷刺激。产后6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恢复。若出现发热、恶露骤增或持续超过6周,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宫腔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