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通过雾化治疗、口服药物、保持空气湿润、拍背排痰、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婴儿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空气污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咳嗽:
婴儿气管炎早期常出现阵发性干咳,逐渐发展为带痰咳嗽。咳嗽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喉部哮鸣音。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1-2周,细菌感染可能延长至3周以上。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2、喘息:
气管炎症导致气道狭窄时会出现喘息声,呼吸时伴随高调哨音。喘息多在咳嗽后出现,严重时可见肋间肌收缩。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能有效改善喘息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50次需警惕病情加重。观察婴儿鼻翼扇动、胸骨凹陷等表现,出现口唇青紫应立即就医。轻度呼吸急促可通过半卧位缓解,严重者需要氧疗支持。
4、发热:
约60%患儿伴随低热38℃以下,细菌感染可能引起39℃以上高热。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排除肺炎等并发症。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导致吸吮困难,可能出现拒奶、进食量减少。少量多次喂养流质食物,保证每日尿量6-8次。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体重下降超过5%应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6个月以上婴儿适当补充维生素D。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进行轻柔胸背部按摩促进痰液排出,但避免在饭后立即操作。定期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