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脂肪肝、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危害。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及多种心脑血管事件。
1、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易沉积在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可能诱发血栓,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严重时需通过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治疗。
2、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值5倍时,脂质颗粒堵塞胰腺微血管,激活胰酶引发自我消化。典型症状为持续性上腹痛伴呕吐,需禁食并静脉输注降脂药物如非诺贝特缓解。
3、非酒精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在肝脏过度堆积会诱发炎症反应,初期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若不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需通过控制体重和服用护肝片等药物干预。
4、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表现为劳力性胸痛或胸闷。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5、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发血管栓塞,导致突发偏瘫或言语障碍。急性期需溶栓治疗,恢复期应持续使用瑞舒伐他汀控制血脂水平。
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上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和燕麦等膳食纤维。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脂四项,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烹饪选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避免熬夜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