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整、活动指导和并发症观察。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无菌敷料需定期更换,避免沾水或摩擦。若发现伤口异常发热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
2、疼痛管理:
术后24小时内可使用镇痛泵控制疼痛,后期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采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可降低疼痛感。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腹腔内出血或感染。
3、饮食调整:
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肠蠕动恢复后先饮少量温水,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2-3天后可尝试半流食如粥类、烂面条,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正常排便后可恢复普通饮食,但仍需保持清淡易消化。
4、活动指导:
麻醉清醒后即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24小时鼓励床边坐起,48小时后可缓慢行走。早期活动能预防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但需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运动。2周内禁止提重物和腹部用力。
5、并发症观察:
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持续发热可能提示腹腔感染。观察排便情况,若3天未排气排便需警惕肠梗阻。切口处剧烈疼痛伴肿胀、引流液异常增多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排查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术后恢复期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适量床边活动促进肠蠕动。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帮助组织修复。2周内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禁止饮酒。术后1个月需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期间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返院检查。保持乐观心态,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有助于整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