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里的小舌头在医学上称为悬雍垂,是软腭后缘中央的锥形软组织突起。
1、悬雍垂结构悬雍垂由黏膜、结缔组织和少量肌纤维构成,表面覆盖复层扁平上皮,内部含有黏液腺。其基底部与软腭相连,游离端向下悬垂于咽部,长度通常为1-1.5厘米。该结构参与构成咽峡,在吞咽时与咽后壁接触封闭鼻咽通道。
2、生理功能悬雍垂在发音时参与软腭运动调节鼻腔共鸣,形成特定语音音色。吞咽过程中与咽后壁接触防止食物反流入鼻腔。睡眠时其摆动可能引发鼾声,过度肥大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3、常见病变急性炎症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可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长期烟酒刺激可能引起黏膜白斑或乳头状瘤。先天性畸形包括双悬雍垂或缺失,常伴有腭裂。
4、检查方法压舌板检查可观察形态和活动度。纤维鼻咽镜能评估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睡眠监测可判断是否引发呼吸障碍。活检适用于可疑肿瘤病变,需排除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
5、治疗原则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过敏反应可用氯雷他定抗组胺治疗。重度肥大影响呼吸可考虑悬雍垂成形术。肿瘤病变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或放疗,术后需定期随访。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出现持续咽异物感、吞咽困难或发音改变时应及时就诊。戒烟限酒可降低黏膜病变风险,睡眠打鼾伴日间嗜睡者需进行专业评估。冬季干燥环境可使用加湿器预防黏膜干裂。